在過去10年左右的時間里,流媒體一直是一場不停息的派對,內容預算、交易規模和股價的數值方向都是向上和向右的。對于云會議直播公司來說,選擇太多了,無論是在平臺方面還是在功能方面。這個空間已經太擁擠,需要一兩家獨角獸級別的大會網絡直播公司來對市場進行一次徹底的洗牌。
流媒體的整合,正是一家網絡會議視頻直播公司應該從事的核心業務。但可惜的是,大部分的會議直播提供商僅從流量分發或是終端轉播入手,并在此階段駐足不前。是的,執行相對簡單的應用層產品,低投入、穩收益,是中小公司更樂于游弋的溫水區。但,網絡視頻會議的系統級開發和拓展必須盡快突破,才能在這一紅海市場站穩腳跟,才可能有技術的爆發式突破。隨著網絡從2G發展到4G,人們最重要的移動終端從功能機過渡到智能機,蘋果iPhone 4開啟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微軟的Windows Mobile和諾基亞的塞班則最終敗給了谷歌的安卓、蘋果的iOS,錯過了移動操作系統的革命。這期間,搭載于多元電子設備的PC OS、IoT OS等操作系統也在持續迭代。這一階段,紛繁復雜的操作系統有一個共同的使命,就是針對性地完善單個設備帶給人的體驗感,讓用戶在"能夠溝通"的基礎上,進一步"享受溝通"。
流媒體整合,會議現場,接網絡直播平臺的方式進行深度訂制,為用戶提供更全面的云視頻會議和線上直播服務。隨著5G的鋪開,網絡速度再一次有了質的提升,且智能手機廠商在多項技術方面也有了必要的沉淀,這讓人人相聯、人物相聯之外,鴻蒙喊出的"萬物互聯"也成為可能,手機廠商們于是開始探索物物相連、人物相聯的新邊界。但封閉的蘋果,軟硬件體驗都在庫克時代陷入擠牙膏式的進程;非常局面下走上前臺的鴻蒙則仍需打磨,非標準開源接口也帶來一定阻力;有著相對可觀生態矩陣的小米,"硬件+互聯網"模式始終未見質的突破。
需要理解的是,即便消費者使用智能設備的易用性問題已得到解決,但不管是80年代面向更專業人群的DOS,風靡千禧年代的Windows98,還是當下智能手機對應的安卓和蘋果iOS,操作系統在設計理念和使用邏輯上,始終還是以不同的硬件設備為中心,高度依賴于用戶輸入的指令,相互間更是無法實現自主交互。與此同時,當前中國消費者人均持有智能設備已超過5臺,而每一臺設備對應的基本都是不同的生態、開發平臺和操作系統。學習和理解不同操作系統的邏輯,在無形中已經形成了一種負擔。
于是,這個時代的操作系統也有了新的使命——即一種更加簡單、安全和智能的連接方式,從設計理念和使用邏輯上都以人為中心。仰賴于此,操作系統或許可以不再只是等待用戶輸入指令并控制某一臺智能設備的工具,而更像是一位體貼入微的"管家",能夠根據用戶的使用習慣和需求,協同多個設備向用戶進行一系列有價值的輸出,呈現出一種主動的服務意識,為用戶的產品建立更好的線上直播平臺。